现实的中国人不以道德而以谋略著称于世,《老子》、《孙子》等谋略名著早已盛传于海内外。谋略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中国堪称谋略之国。
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谋。凭着自己的智慧谋略去改善和提升人生,去改变命运。这是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作者谋略思想的主流。
同样是开饭店的,有的门可罗鹊,有的人满为患;同样是卖百货的,有的生意清淡,有的生意兴隆;同样是开网吧的,有的人客稀少,有的排长长队等候……
谋略是克服困难的计谋方略,困难是具体的,谋略也是具体的,是针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人物或特定事件的。谋略的适用具有较强的时空性。时空性是谋略的第三个属性。
我所说的“仁”,不是妇人之仁,是从大局出发的,从战略高度出发的。战争肯定有牺牲,伤亡。
只要《孙子兵法》确实有框架可言,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1+3+9”结构,因为其作者是龙的子孙,而龙的特点就是龙首、龙身、龙尾组成的一波三折。
计谋韬略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不断地被历史所证实。同时,也以磁石般的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胸怀雄韬大略、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为之绞尽脑汁。
一百多年后,越国被楚国所灭,《孙子兵法》为楚国所得。又过了一百多年,秦将王翦杀楚将项燕而灭楚,项燕的儿子项梁等项氏族人只得隐姓埋名,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复国的志向。
围师必阙的谋略,强调欲擒故纵,欲歼故放,先从精神上给敌人造成败势,避免困兽犹斗的局面发生。
孙武认为伐谋最为有利,故为“上兵”,是最好的战争手段。伐谋的实质是对敌人正在计划或刚刚开始施行其谋划时,便能窥破其谋、揭穿其谋、破坏其谋,借以实现己方的政治军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