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不可简单城市化

当前乡村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导向,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使乡村教育走入了困境。那么乡村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发展困境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重构乡村教育的政策导向

我国乡村教育城市化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阶段,会直接影响政策效果。从政策制定层面来说,当前的乡村教育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农民的意愿,从而使得乡村教育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政策制定者没有充分考虑到乡村地区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上的特殊性,而只是按照城市教育的模式来制定乡村教育政策,从而使得乡村教育政策与乡村地区之间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不适用性。国家出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国家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把农村学校集中到县城、集镇去,按照城市的模式来发展乡村教育,让乡村孩子接受跟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那么乡村教育就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了。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当乡村教育这棵参天大树被连根拔起移植到城市之后,乡村教育已经日渐凋零,更不用说“开花结果”了。从政策执行层面来说,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乡村地区、不同教育对象对乡村教育的需求差异。举个例子来说,我国西部乡村和东部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那么西部乡村和东部乡村对教育的需求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乡村教育需求的地区差异。通过对乡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不要照抄照搬城市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必须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需求差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做到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确立乡村教育的主体地位

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导向与乡村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乡村教育是附属于城市教育的。当前我国的乡村教育存在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乡村教育中很少有乡村自己的内容,传授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城市的内容。虽然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开发各种各样的乡土教材,但是我们发现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乡土教材的“乡土性”还是远远不够,更多的是“地方性”而不是“乡土性”,对乡村的针对性还是不强;有的地方乡土教材只是一种摆设,并没有把乡土教材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传递,乡村元素在教育中的缺失使得乡村原有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也是以乡村文化的遗失为代价的。这也决定了在教育体系中乡村教育只能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乡村教育是为城市服务的,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乡村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空中阁楼”。第二个问题是乡村教育偏离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一直按照城市化的方向在发展。当前的乡村教育非常强调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来发展,不断加强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的统一化、标准化力度,要让乡村孩子可以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乡村教育发展的误区,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陷阱”。这种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乡村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乡村教育永远只能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乡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乡村教育的独立地位,不能一味地将乡村教育整合到城市教育当中去。乡村教育既要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提供有用人才,也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用人才。应该确立乡村教育的主体地位,改变地方性知识、乡土性知识在乡村教育中“失语”的现状,不断加强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树立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让乡村教育真正服务于乡村的现代化进程。


保持乡村社会的主体地位

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导向与乡村社会主体地位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乡村社会是附属于城市社会的。要实现乡村教育由城市化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这个目标,光从乡村教育入手是不行的。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来说,现代化都是其发展方向。但是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乡村的现代化往往是按照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城市是现代化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域,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可以说,城市化与现代化存在较多的共同特点,但是现代化与城市化不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在乡村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城市的发展模式。第二个问题是乡村的现代化是以摒弃乡村传统文化为代价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一对不能共存的矛盾体,乡村应该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存共生。可以说,摒弃传统的现代化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现代化是没有“灵魂”的。现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各种“农民上楼”运动就是这两个问题的集中表现,政府同样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农民都“上楼”了,乡村就实现现代化了。政府不知道的是:“农民上楼”运动使得大量的村庄消失了,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乡村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乡村教育如何能够存在呢?此时乡村教育就犹如失去了躯体的“魂魄”四处飘荡,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决定了只有从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全方位入手,也就是改变当前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乡村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为了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的转变,应该注意保持乡村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地将乡村的发展按照城市化的路径去走,应该明确现代化才是乡村社会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应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乡村对于城市的附属地位,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实现乡村的现代化。


构建“三位一体”乡村教育体系

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导向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乡村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是服务于乡村社会的。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教育一度成为了教育的代名词,一谈到教育似乎就是指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似乎就不能称其为教育了,正是这种状况严重破坏了乡村的教育生态。在乡村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为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挣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对孩子进行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亲子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关系趋于淡漠。社会教育的缺失表现为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活动非常少,乡村孩子缺乏乡土知识、乡土生产技能方面的教育。正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乡村教育生态被严重破坏,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致使城乡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时期,乡村的教育生态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正是来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乡村教育体系的构建。乡村建设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晏阳初提出用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教育方式来落实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以医治愚、贫、弱、私四个大问题。那么,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乡村教育体系呢?笔者认为,从乡村学校教育来说,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社会知识的传授,通过开放式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更多的准备;从乡村家庭教育来说,家庭要积极配合好学校教育,同时要加强对孩子进入社会之后应该如何做人做事的教育;从乡村社会教育来说,社会要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时要善于利用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只有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下,乡村教育才能真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关注微信公众号.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

上一篇:成龙自认教子无方
下一篇:孟母三迁

  • 谋略网 (www.moulue.com.cn) 版权所有 © 2013-2019 皖ICP备1301472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17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予删除处理!谢谢!
    QQ:76805046 Q群:29847517 VIP群:271211298 倡导共赢谋略,传播正义能量! 常年法律顾问: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