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的机理

谋略的机理,是指谋略基本的构造方式和运转规律,是谋略的核心内容。探讨谋略的机理,也是为了科学高效地制定和应用谋略。只有明确了谋略的机理,才能在制定和应用中,稳定有序地全盘运转谋略。谋略的机理,是谋略制定和应用的关键。要明确谋略的机理,就要掌握谋略制定的依据和谋略应用的态势,并且分析其内在的联系。0019x1LLzy795igFjWzb3&690.jpg

客观规律辅以人的行为方式和谋略意图,才有了谋略现象。所谓谋略意图,就是价值取向。客观规律、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构成了谋略的三要素。通过对谋略三要素的深入研究,就可以确立谋略制定的依据。这些谋略制定的依据,能对谋略的制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谋略的制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比如唯物辩证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科学发展规律、务实创新规律、人类社会规律、生存斗争规律、分工合作规律、制定应用规律等,这些规律从抽象的哲学原理到具体的谋略理念,具有多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全方位的指导意义。一些抽象的规律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底层的谋略制定,却在需要统一规划和全盘运转的高层谋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唯物辩证规律,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思维的哲学方法。要保障正确地认识大量的客观规律,就要掌握一套正确的认识方法。哲学是研究客观规律的方法,如果哲学方法错误,就等于是“盲人骑瞎马”,其研究的客观规律自然也是错上加错。而唯物辩证法,是当今世界公认最正确的认识方法。谋略的研究、学习、制定、应用,都得依靠这些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一些谋略现象的预测、设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塞翁失马》中的塞翁,并非预卜吉凶的神仙,他只不过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概括性的预测。《三国演义》中,就提出“天下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观点。西方的政治家现在还无法摆脱穷兵黩武和称霸结盟的主流意识,而中国早在公元前就有了“统一天下”的理念。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国人相比西方人确实谋高一等。

科学发展规律,是制定和应用谋略必须要重视的规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科学也必须与时俱进。时间、空间、人物、心理、态势、需求等都是变化的,谋略也必须灵活变通。有些事态初期感觉很糟糕,但是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出现转机。有些态势可能初期感觉很顺利,但是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越来越糟糕。只有掌握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引导事态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去。就像南辕北辙,如果引导事态发展的方向错误,那么做再多的工作也是无济于事的。

务实创新规律,也是制定和应用谋略必须要重视的规律。实践出真知,只有务实,才能有所创新。而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实际应用。谋略是务实的,也是要不断创新的。务实创新规律,也是谋略制胜的法宝。孙膑得知田忌赛马输了,就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帮后者赢得了比赛。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在遂州城被辽兵围困,苦思应敌之计。因为天冷地上结冰,杨延昭脚下一滑,差点摔倒。但是他却因此创造出一招“凝冰筑城”的妙计来,有效地抵御了辽兵的攻城。

人类社会规律,是谋略必须遵循的规律。因为谋略就是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甚至是人类社会某些规律的制定者。谋略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也在制定自己的规律。探索社会规律,需要分析社会现象。熟悉社会现象,掌握社会规律,是制定和应用谋略的关键。自小出家为僧的唐三藏,不懂社会规律,只知拜佛取经,面对妖魔鬼怪,自然是无谋可用了。像孙武、张良、李靖、刘基(刘伯温)这样的谋士,都是身逢乱世,对社会规律有深切体会的人。《水浒传》中的燕青,跟卢俊义、林冲、李逵、李师师等人都能相处得很好,就因为他熟悉社会规律。

生存斗争规律,也是谋略必须遵循的规律。因为谋略就是解决生存斗争问题的,这是谋略的核心问题。像宋襄公那样,在战场上以“仁义之师”应对敌人的“虎狼之师”,岂有不败之理?当然,斗争不是因为好斗,而是为生存而斗。也不是说谋略只要斗争,不要和平。其实和平也是斗争形成的一种态势,就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定状态。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人活着,就是与死亡作斗争。所以,用生存斗争为谋略定位,是没错的。可以这样说,生存斗争规律,就是谋略规律。

分工合作规律,是谋略制定和应用中需要重视的规律。谋略的结构十分复杂,其运转千变万化,其制定和应用的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现代谋略,要求科学、精准、高效地制定和应用,涉及的计算量更是十分庞大。所以制定和应用谋略,就少不了分工合作。在古代很多谋略,其制定和应用就由多人分工合作完成。比如汉初张良、萧何、韩信都是谋略的制定者,刘邦则是谋略的应用者。分工合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其规律,就会影响谋略的应用成效。就像项羽和范增,违背了分工合作规律,结果导致谋略的失败。

制定应用规律,是谋略制定和应用的基本规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相对微型谋略而言,大型谋略的制定和应用,需要一定的制定流程和应用规划。制定流程和应用规划,对谋略的科学、精准、高效制定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制定流程和应用规划,都要遵循制定应用规律。掌握一定的制定应用规律,就可以设计出先进的制定应用程序。然后输入相关的信息,通过程序计算,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结果,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谋略。123807390.jpg

谋略是由人制定和应用的,人的行为方式决定客观规律在谋略中的可行性。脱离人类的行为方式制定的方法,是不能被人类应用的。人类的行为方式,有生产行为、生活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直接行为、间接行为、主动行为、被动行为等。这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的概念划分。一些具体的行为方式,将在谋略的制定理念中予以展现。

生产行为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对谋略的制定也至关重要。古代的耕、牧、渔、猎,现代的打工,都是人类的生产行为。这些生产行为,在很多谋略中都会用到。治国谋略中,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有很多促进生产的措施。游牧民族的马战,渔民的水战,猎人的狙击战,古代的坚壁清野,近代的秋收起义,都利用了人类的生产行为。

生活行为对人类的生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广泛应用于谋略中。吃饭、穿衣、居家、出行、休闲、性爱等,都是人类的生活行为。这些生活行为,都关系到谋略的实际应用。像“鸿门宴”、“杯酒释兵权”就是关于吃饭行为的谋略,像“黄袍加身”就是关于穿衣行为的谋略,像“美人计”就是关于性爱行为的谋略……

群体行为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谋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类很多社会活动,比如工厂做工、军队作战、学生上学等,都是群体行为。管理工人、指挥军队、教育学生的方法,都要考虑到群体行为的作用。像“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兵败如山倒”等,都是群体行为的作用。像“狐假虎威”,其实就是一种利用群体行为的谋略。

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很多个体行为,也是很多谋略必须要用到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有个体差异,个体行为也各不相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些后果就是个体行为造成的,也是谋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个体行为也有大作用。像“擒贼擒王”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利用个体行为成大事的谋略。

主体对客体直接采取的行动,就是直接行为。有些事无人可以代劳,必须采取直接行为;有些事可以请人代劳,但请人的直接行为却不可少。总之,直接行为在谋略的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谋略追求的是结果,如果直接行为可以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走弯路。像“此地无银三百两”,直接埋银于地就可以了,立字示人反而暴露了藏银之地。

主体通过第三方对客体采取的行动,就是间接行为。有些事自己不便出手,只有采取间接行为。想要达成某种目的,不用直接对客体采取行动,只须对与客体相关的第三方采取行动。通过第三方去影响客体,最终达成自己的意愿。像“围魏救赵”,孙膑不是直接去救赵,而是通过围魏的方式达到间接救赵的目的,这就是间接行为。

主动采取的行动,就是主动行为。主动行为一般都是通过自我设想,决定并采取的行为。必要时,还可以设定假想敌,根据假想敌决定动向。主动行为通常都是先于敌方发起的,具有一定的先决优势。人类制定和应用谋略,就是一种主动行为。主动行为就是谋略的原动力,没有主动行为,人类就无法生存,谋略也没有意义。

被动采取的行动,就是被动行为。被动行为一般都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被动行为取决于形势,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势而采取的行动。当先决因素改变,被动行为也会改变。当然,被动是相对而言的。相对客观情势,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动的。如果处置得当,被动也可以转为主动。借助客观规律,人类的被动行为就有了原动力。

谋略是追求结果的,有追求,就有价值取向。谋略是解决生存斗争问题的,这就决定了谋略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类生存斗争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都是价值取向的体现。像生命、事业、人心、物资、时间、空间、知识、身份等,都代表着谋略的价值取向。虽然每个人追求的结果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些追求都与生存斗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人的生命,是谋略最直接的追求对象。谋略就是围绕着生存斗争这一核心展开的,生命的意义决定谋略的意义。一个人活着如果危害了很多人的生命,那么他就没有必要活着了;一个人如果为了让很多人活着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牺牲就是有价值的。人生不管多么艰难和痛苦,只要活着,就有希望。通常谋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让人活着。然后,才是活得好不好的问题。

人活着,就要做事。谋略使人事业有成,结果也是为了让人活得有价值。一将功成万骨枯,谋求事业的过程中,可能也会耗费很多人的生命。因此,矛盾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谋求的事业能让更多人活得有价值,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根据其结果的价值来作决定。价值决定取向,事业就是谋略价值的取向之一。

谋事在人,人心向背也是谋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依仗武力东征西讨,如果不能收服人心,一切都是徒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能顺其人心,则可用其人。天下归心,则天下为我所用。你保全了天下人的生命,可能天下人不一定认可你的功劳。你只有把控了天下人心,你才可功成名就。因为人心难测,这也为谋略的取向增加了难度。

人的生命,需要某些物资来维持。谋求事业,也要应用大量的物资。拥有大量的物资,就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主宰很多人的存亡和动向。物资如果分配不合理,就会引发纷争。物资可以让人活着,也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可以让人走向死亡。物资决定了谋略的取向,也体现了谋略的价值。当然,物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源节流,合理使用物资,方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人命关天,成事在天。生命的维持和事业的发展,都关系到一个时间的问题。速决战和持久战,无非就是时间问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是因为今人比古人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时间是相对的,需要精心计算。计算的结果,决定其价值取向。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时间的计算结果。为了保障谋略的结果理想,必须争取时间。

人类社会的生存斗争,都是在一定空间里进行的。空间因素,自然也是谋略的价值取向之一。争夺生命和物资,有时候也会演变成争夺空间的形式。要想拥有更多的生命和物资,就得拥有更多的空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不同的空间里,各人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同样的空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属于别人的空间,也可以为我所用。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人类社会的生存斗争离不开知识的应用。知识是生存的资本,也是斗争的武器。《孙子兵法》就强调“知己知彼”,现代人更是明确表示“知识就是力量”,而且我们学习的谋略本身就是知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由来已久,知识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价值无法估量,知识的产权也常有争议。古代的书生虽然贫穷,却敢傲然不群,就因为他们拥有知识。

个人拥有的身份和地位,决定其在社会上可能担任的角色,也决定其获取利益的途径。身份的价值不可估量,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男人追求身份,女人追求名份,目的都是为了利益。孟佗千金买一拜,就是身价的体现。人们可以自贬身份,也可以自抬身价。像刘备种菜,就是自贬身份;像“狐假虎威”,就是自抬身价。有时候,宁愿损失部分利益,也不可掉身价。4206831f035fdc9796a90f8ab66e99f9.jpg

谋略在应用中,可能会遇到谋略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关因素构成的各种态势。在正确处置这些态势的前提下,方可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要正确处置这些态势,就要正确认识这些态势。谋略应用的态势,有强势、弱势、危急、缓和、对等、错位、两难、两可等。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敌我态势,对谋略的应用至关重要。准确判断敌我态势,要透过现象抓住其本质,不可被一些假象迷惑。

强势是通过综合实力对比而体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主动优势。利用主动优势,可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强大的整体优势下,可以掩盖一些局部缺陷。作为强势的一方,在所向披靡的同时,也要警惕自身那些被掩盖的缺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缺陷,往往都是致命的。只有不断自我发现和改进缺陷,方可保持强大。

弱势也是通过综合实力对比而体现出来的,相对处于被动态势。处于被动态势的弱者,不宜直接和强敌对抗。一般情况下,弱者最好是避开强敌的攻势。但是,弱者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和强敌对抗。利用一些其它的态势,弱者也可以制衡强敌。胜敌而益强,弱者通过与强敌的对抗,也会逐渐变得强大。当然,弱者也要不断改进自身,补齐短板,以求强大。

危急是时间因素造成的一种态势,表示情势处于快速变化之中。通常处于危急之势中,就要想方设法尽快解决问题。为了集中资源解决问题,可以将其它的事暂时搁置。但是,也不是所有处于危急之势中的问题,都要去解决。有些问题虽然危急,却并不重要。有些问题虽然危急,却可以自行解决。所以人们在危急之时,也要临危不乱。

缓和也是时间因素造成的一种态势,表示情势处于缓慢变化之中。一般在缓和状态中,不必急于解决小问题。情势缓和时,应该从长计议,争取解决大问题。这就是中医说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但是,在缓和状态中,对一些即将形成大问题的小问题,应该及时解决。总之,情势虽然缓和,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刻不容缓。

对等就是对等交换,指在交换中互不亏欠的一种态势。情势是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相关因素可能会进行一定的转化和交换。这种交换如果能保持在一个对等状态下,就不会影响大格局的变化。就好比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你我互不亏欠,也没有必要再争斗下去了。对等态势的保持,关键在于一个“还”字。敌人打你一拳,你如果不还手,敌人就可能得寸进尺,对等的态势也会被破坏。

错位就是错位交换,指在交换中对象错乱的一种态势。应该付出代价的人没有付出代价,而一些无辜的人却代人受过,这种错位现象在现实中是很普遍的。比如公司主管在挨了老总的批评后,就会找借口将员工训斥一顿,以泄心中的怨气,这就是一种错位的报复。这种错位的报复蔓延开来,对社会危害极大。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受到不公平对待,无处发泄,就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报复社会。

两难就是两种方式都难以解决同一问题的局面,类似于陷入绝境。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两难就是对立的一种体现。像“自相矛盾”、“骑虎难下”、“投鼠忌器”等,都是处于两难的态势。很多时候,要尽量避免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局面。在对付敌人时,也可以制造一些两难的态势,目的就是为难敌人。要解决两难问题,不能局限于在固定的方式中进行选择,而要兼顾利害,创造方法。

两可就是两种方式都可以造成同样结果的局面,无法确定这种结局是由哪一种方式造成的。两种方法都可以造成同样的结果,你只须用一种方法,等于是预留了一种方法。平常说话时一语双关,就等于是预留了一条出路。就像现实中,一位美女说她爱你,你也不知道她是真的爱你,还是在逗你玩。制造这种两可的态势针对某人,同样会让当事人难以决断。要解决这种两可的难题,就要统筹条件,灵活处置。

110788007.jpg

对照谋略制定的依据和应用的态势,其各自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就清楚了。价值取向和应用态势,是分析问题的;客观规律和行为方式,是总结方法的。价值取向是核心问题,应用态势是相关问题。客观规律是借用的方法,行为方式是自有的方法。谋略三要素是相对谋略自身而言,所以就省略了应用态势。谋略要实际应用,就要分析应用态势。客观规律虽是借用的方法,但在谋略的制定和应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方法。问题和方法,都是谋略的重要依据。应用的态势,也是谋略应用的重要依据。

通过谋略的制定依据,就可以设计出谋略的制定程序;通过谋略的应用依据,也可以设计出谋略的应用程序。谋略的制定程序有多种,谋略的应用程序也有很多。谋略的制定程序和应用程序对接起来,方可保障谋略机器的有效运转。当然,谋略机器的运转,是围绕着核心问题运转的。总之,谋略似中轴,应用如飞轮。

关注微信公众号.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相关热词搜索: 谋略 机理

上一篇:士兵之谋
下一篇:应付突发事件的谋略

  • 谋略网 (www.moulue.com.cn) 版权所有 © 2013-2019 皖ICP备1301472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17号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予删除处理!谢谢!
    QQ:76805046 Q群:29847517 VIP群:271211298 倡导共赢谋略,传播正义能量! 常年法律顾问:刘志勇